海报新闻记者杨涛 济南报道
7月21日,2025年高中生创新能力大赛全国决赛于山东济南拉开帷幕。超过一千五百名参赛者汇聚山东师范大学千佛山校区,这标志着以激发青少年创新思维、培养未来杰出创新人才为宗旨的赛事正式进入决胜阶段。

本次比赛由中国老教授协会举办,济南市教育局和山东师范大学共同负责执行,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提供支持,大赛评审委员会副主席高拴平、张彦春,评审委员会顾问姜钢,山东师范大学党委副负责人万光侠,济南市教育局副主管方奎明等参与了此次启动仪式。
张彦春发表讲话时着重指出,现在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领域的变革和产业层面的革新正在持续深化,科技领域的创新活动已经成为国际间竞争的重要舞台,同时也是国家整体发展的关键基础。年轻一代正是打造科技大国和人才大国的核心力量和未来人才库。所以,他向参赛者表达了三项要求:首先要秉持探寻根本的治学态度,深入钻研基础学问,敢于开拓未知的创新领域;其次要发扬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作风,锻炼整体性的思考方式,增强处理疑难事务的水平;最后要胸怀国家发展的全局观念,明确创新的目标,把个人追求与国家富强的事业结合起来。
方奎明在讲话中强调,当前时期,济南市秉持“区域协调、教育衔接、知识整合”的基本思路,成功塑造了科学培育的新格局。他指出,高中阶段创新技能竞赛全国最终比拼不仅是技艺展示的场合,更是思想交锋的园地,参赛者在赛场上的作为将更有力地巩固济南的创新能力基础。
万光侠在讲话中提到,青少年头脑灵活,探求知识欲望旺盛,是塑造创新精神、锻炼创新本领的关键阶段。这类创新竞赛能够唤醒学生的创新潜能,增强其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是发掘、栽培、扶持顶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开幕式期间,举行了隆重的国歌演奏仪式,竞赛委员会的顾问姜钢,替竞委会宣读了比赛纪律,并着重说明要从诚实要求、考场规范、评审标准以及安全守则四个层面,来保持赛事的庄重性与权威性,北京市昌平区第二中学的学生刘恩玮,引领所有参赛选手,郑重宣誓,保证会坚守诚信,遵守规定,努力比赛,展现良好风貌。清华大学副教授梁恒系评审专家代表郑重表明,定以责任与良知,维护赛事权威性,助力青年实现梦想。

竞委会为奖励某些专家在思想方向上对本次大赛给予的指导,开幕式首次设立了“杰出指导贡献奖”,颁给了航天员陈全、清华大学梁恒副教授以及中国人民大学的姜萌教授。

接着,大赛评审委员会的另一位副负责人高拴平宣告全国最高级别的角逐正式开始。整个赛事安排为期三天,参赛者们必须完成现场指导、即时考核、创新本领整体评估、实际情形剖析撰写及口头回应等多项比赛环节,全面呈现他们的创新意识、逻辑分析才能和团队合作精神。
据了解,这项面向青少年群体的全国性赛事,由教育部批准举办,名为高中生创新能力大赛。活动于2024年10月正式开始,报名人数超过五十万,覆盖全国高中生。参赛者需经过资格审核,并在全国初赛和复赛中依次筛选,最终有超过一千五百名表现突出的学生成功进入最终的决赛阶段。赛事紧密结合国家创新发展战略,借助“通过竞赛推动教学、融合教学与竞赛”的方式,致力于建立基础教育领域优秀创新人才的早期识别和培养体系,为迅速建成全球重要的人才聚集地和创新核心打下根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