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鸥飞翔,涛声阵阵。2025年9月28日,国际大体联足球世界杯在“足球城”大连成功收场。赛事持续11天,全球17个国家24支大学足球队参与其中,呈现了一场充满活力、增进友谊的足球盛事。比赛不仅是竞技的场所,更成为各国青年互相学习、共同成长的国际平台。比赛结束的号角已经吹响,远隔千山万水的年轻一代的共鸣声依然在耳边萦绕,表明了我国学校足球领域长期耕耘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赛场就是成长课堂
这项赛事由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办,是全球范围内大学生足球领域最顶尖的比赛,本届世界杯共有24支队伍参与角逐,男足队伍有16支,女足队伍有8支,参赛队伍中涵盖了澳大利亚、法国、西班牙、巴西等国家的优秀球员。
中国共组队四支,包括上一届冠军北京师范大学女子队,还有2024年亚洲大体联足球亚洲杯的冠军上海体育大学女子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男子队凭借东道主身份参赛,以及获得外卡资格的延边大学男子队。这些队伍各有千秋,集中体现了中国体育与教育结合的多种发展模式。
开幕式对阵中,上海体育学院女子队伍与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学女子队伍展开较量,由于配合默契且打击到位,她们成功以四比零拿下首场胜利。
在为期11天的赛事中,62场精彩比赛接连在大连梭鱼湾体育场以及大连足球青少年训练中心等正规场地进行。如此高规格的较量,既展现了大学生足球的实战能力,也突显了体育与教育相结合的重大价值。
国际大体联主席雷诺·艾德谈到,“健全之精神寓于健全之身体”这句话,不仅是很多大学坚持的中心思想,也推动着年轻人在学习和运动这两个方面持续向前发展。这一思想与中国正在大力推行的体育与教育结合的改革方向非常一致。
对于北航男队的新生张浩和于砚泽来说,这次比赛算是一次别样的“开学仪式”。他们都是大连八中的学生——该校在2023/2024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高中组赛事中刚刚捧回了男子组冠军的奖杯。虽然因为参加比赛而耽误了新生入学训练,却赢得了代表国家出战的难得机遇。
北航男队在小组赛较量中,收获一场胜利,却遭遇两次失利,因而失去了出线资格。张浩和于砚泽也遭遇了大学阶段首次的失利打击。面对失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与国外强队相比,在身体素质和技术层面都存在显著不足。通过这次世界杯赛事,他们明确了今后需要努力改进的方向。他们谈到,会把这次经历当作鞭策,继续勤奋训练,期望在今后的训练竞赛以及大学学习期间获得显著进步。挫折是进步的基石,要懂得面对挫折,积攒能量再度启程,对每一位参赛者来说,这次竞赛都是一次宝贵的历练经历。教练徐昆这样表示。
跨越山海的青春共鸣
中国是国际大体联极为关键、弥足珍贵的合作对象。这一评价出自雷诺·艾德之口,缘于中国对高校体育事业的持续关注。他表示,国际大体联将借助赛事平台,助力大连承办更多高规格活动,并邀请大连的大学加入国际大体联推行的“健康校园”计划,通过体育活动团结青年群体。
文化交流的热度体现在赛事的方方面面,哥伦比亚桑坦德技术学院和智利天主教大学校足球队到访大连外国语大学,亲身感受汉字书法与活字印刷的悠久魅力;延边大学男子足球队前往大连民族大学,两校师生在踢毽子和玩陀螺等传统体育活动上进行互动往来。这些活动既让海外选手领略到华夏文明的渊远流长,又让国内学子见识到异域风情的多彩多姿。
“真是太奇妙了!”桑坦德技术学院的丹内尔和伙伴们亲身尝试了活字印刷术,纷纷感到十分惊讶。手指接触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奥妙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与众不同。他们盼望在比赛空余时间,能更多地领略大连的风土人情,更多地了解中国。
《诗画中国·狮武》这部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目,演绎了中国传统诗画的韵味和舞狮的精彩技艺,京剧《戏韵风华》则在唱腔念白和身段武打中,充分展示了国粹艺术的非凡魅力……活动期间,"遇见大连 青春飞扬"高校文艺展演在大连足球青训基地成功举行,当最终歌舞乐章奏响,来自世界各国的运动员们被深深吸引,纷纷自发融入舞蹈队伍,整个现场变成一片欢腾的景象。大连外国语大学学生周浔豪谈到,他们正热情拥抱全球青年,友好的理念因不同文明交流而逐渐萌发壮大。
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球员安东尼奥用新掌握的汉语表达喜悦之情,称大连不错,中国很棒。他强调这次在大连的经历十分难得,盼望以后还有机会重访。借助足球这一平台,以文化为纽带,活动促成了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学习。参赛选手们在比赛结束后,漫步大连的街道社区,体验这座沿海城市的别具一格。他们尝试了当地特色菜肴,探访了著名历史景点,和当地居民进行了友好沟通,确实达成了“参赛一次,结交一群朋友”的目标。
十年深耕校园足球焕新颜
本届世界杯期间,中国大学生男子足球队遗憾落选,不过女子队伍的表现十分出色,充分证明国内大学生女子足球在该领域具备稳固的地位和卓越的能力。到2025年为止,国家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国际大体联足球世界杯,赛事获得了全球各国的广泛认可,这些成绩都是我国校园足球长期培育取得的显著成效。
据消息透露,国内现已建成四万间青少年校园足球示范学校,预计到岁末能基本实现五万间示范学校的建设规划。依据示范学校复审情况的数据,参与班级足球赛的学生数量已增至一千八百万人,校园足球的影响范围与参与程度不断增长。
这场校园足球革新里,各地方各学校踊跃尝试,创造出不少杰出的实践范例,济南市摆脱了旧有赛事模式的限制,设计出“最佳主场地”和“工作日主客场安排”,造成了“每所校园都有队伍、每周都有比赛、所有人都能加入”的活跃场景,重庆珊瑚鲁能小学校利用“小空间”,策划出“大作为”,设立“学习训练比赛”紧密结合的体系,大连东北路小学被称为“足球的摇篮”,依靠体育与教育深度结合,塑造出许多既会踢球又有良好品行的杰出学生。
十年以来,校园足球已经建立起稳固的四级竞赛架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高中组是其中最核心的赛事,它的比赛水准和号召力不断进步,2023到2024年期间,大连第八中学和济南历城第二中学分别赢得了男女组别的第一名,这表明校园足球在推广和提升方面取得了平衡发展,整体状况非常理想。此外,诸如内蒙古“主席杯”这类地方性比赛,借助严谨的竞技安排,实现了竞赛公正与精彩呈现的平衡。
校园足球最显著的进展是建立了人才发展的连贯通道,构成了从小学到大学的完整教育链条。现在,全国已有41所大学设立了足球专项,专门选拔青少年足球选手。预计到2025年,这些学校招收足球生的总人数将超过两千人。山东省青岛市作为案例,2025年有96名青少年球员借助足球特长升入高校,其中青岛九中表现突出,有11人进入重点大学,4人加盟职业俱乐部,这些举措既为职业足球培养后备力量,也为球员保留了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展现了足球人才培养升学路径与职业发展道路相互衔接、彼此促进的成熟体系。
我们手手相牵,深厚情谊永不褪色,在闭幕式上,中英合璧的《友谊地久天长》在场馆中回荡,将体育精神升华为超越国界的共同心声。这场跨越山河、文化碰撞的青春盛典,不仅成为一座城市的体育印记,更描绘出全球青年并肩前行的动人画卷。
依照雷诺·艾德所说:“我国已经成功举办了三次活动,今后还将继续举办。”沟通、合作、敬重的理念已经深深植根于足球场地,定会在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学习中蓬勃发展。(由陈有利撰写报道 高晓峰担任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郑焕松提供照片)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