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3623”方略构建中职教师队伍建设体系的思考

admin 7 0

优惠价:¥

原价:¥

基于“33623”方略构建中职教师队伍建设体系的思考

采用“培养、引入、竞争、激励、评价”这五种方式,构建中职教师队伍建设体系,该体系以教师培养为基石,以引进人才作为手段,将竞争和激励机制建设当作动力,把建立健全教师绩效评价体系作为保障,具体施行“33623”教师队伍建设方略,用来改进学校师资结构,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推动教师的发展。

【关键词】中职教师队伍 建设体系 “33623”方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零四五零减九九八九(二零一四)零二B减零零五九减零三

在我国职业教育领域,迫切需要一支教师队伍,这支队伍要能够满足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目前,中职学校师资队伍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其一,师资总体数量不足。近几年职业教育规模持续扩大,中职学生数量大量增多,教师数量明显跟不上步伐,专业教师的情况尤其突出。据资料显示,当前中职教育师生比约为1∶25,而按照标准应达到1∶20以下。其二,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仅有3%的教师是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在专任教师之中,约78%是本科学历教师,约19%是专科及以下学历教师。中职学校常见的状况是,年轻教师数量多,中年教师数量少;初级职称教师数量多,中级职称教师数量少,高级职称的教师更是极为稀少。其三是师资队伍的整体质量不高。多数中职专业教师来自高校,普遍欠缺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具体运用,因教学任务繁重而缺少到企业实践锻炼的机会,专业技能较低。其四是缺乏有效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优质的机制管理得以让教师高效开展工作,促使教师自我管理能力得以增强。中职教师队伍存有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而言,那是对职教事业发展形成制约的瓶颈。中职学校急需解决的问题是,怎样去加速构建一支具备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特色鲜明以及专兼结合特性的高素质专业化职教师资队伍 。

单以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来讲,该校之中的学生规模业已达到万人之数,所设置的专业超过了40个,而其师资条件论及数量、结构方面,又或教学、素质等层面,均是难以契合学校发展提出的要求的。出于适应职教事业发展的目的,且为挖掘教师队伍潜力,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于实践进程里持续地去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并且于工作当中予以施行,已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教师队伍建设体系构建方案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运用“培养、引入、竞争、激励、评价”这五种手段,构建教师队伍建设体系,该体系以教师培养为基础,以引进人才为手段,以竞争和激励机制建设为动力,把建立健全教师绩效评价体系作为保障,还实施了以“33623”建设方略为标志的“育师工程”,也就是用3种方式培养四支队伍,按照3个原则引进人才,通过6大项目深化竞争机制,从精神和物质两方面激发教师积极性,绩效考核采用“360度”全方位评价教师业绩,借此改善学校师资结构,全方位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打造一支师德高尚、师能高强、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富有敬业精神和改革创新意识、适应学校发展目标要求的教师队伍。

图1 “33623”教师队伍建设体系

二、“33623”方略概况

(一)培养:3种方式培养4支队伍

构建中职教师队伍建设体系,要以创新教师队伍建设的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为前提,大力培养高素质专业带头人等,以及建设“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还要从企业聘请“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针对现有教师的专业结构跟自身特点,通过校本培养等方式,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德育水平和教学水平,还有科研能力与专业技能。

基础是校本培养,聘请职教专家、教授等人士来校讲座,聘请职教专家、教授等人士来校交流,聘请职教专家、教授等人士来校指导,让“名师”以榜样的力量引领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为新教师举办岗前培训,该岗前培训以学校发展战略为主要内容,为新教师举办岗前培训,该岗前培训以校史校情为主要内容,为新教师举办岗前培训,该岗前培训以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为主要内容,为新教师举办岗前培训,该岗前培训以教学基本技能为主要内容,提高新进教师的师德师能,明确爱岗敬业要求,增强主人翁意识。(3)全体教师的培训要定期举行,这能让教师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更加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在教学能力方面,变得更加清晰自己的工作思路,在教改策略方面,也能明确自身方向,还能提升他们的职业品德以及职业能力。(4)校级培训起着总领作用,系部培训予以补充。通过“以老带新”结对子这种方式,开展示范课活动,组织教学比赛,举行说课比赛,将专业改革任务落实到每一个人等实战形式,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专业水平。

外派培养是一种渠道,它要改变培训模式,那种模式存在“重学历、轻能力”情况,存在“重理论、轻实践”情况,存在“重专业、轻教育”情况,存在“重知识、轻技能”情况下,具体做法是积极组织管理干部、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赴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考察、培训,通过培训拓宽参训教师的国际化视野,并学习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且带动其他专业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变革。首先,选送专业带头人以及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级的骨干教师专业能力培训,参加省,这里的省指自治区以及省级骨干教师专业能力培训,以此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其次,派出学校优秀教师,派出专业骨干教师,到发达地区开展调研,到发达地区进行考察。凭借调研,凭借考察,让他们学到发达地区优秀学校的先进经验,制定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专业改革方法,制定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专业改革措施。

首先,自我提升培养这件事是关键所在。接着,学校应当出台教师管理规范,还要出台奖罚制度。然后,以教师具备中级及以上技能等级证作为基本要求,而且必须具备“教师证”以及“技能证”,双证齐全才可上岗。对于那些不达标的教师,要采取扣减课时费的处罚措施。同时,鼓励教师提高学历以及职称。再者,实施“一个月工程”,也就是通过组织教师,并且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必须要做到“每年下厂(企业)实践一个月”。加大教师到企业锻炼的力度,以此促进教师提升技能,进而推进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最终提高教师科技开发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二)引入:3个原则引进人才

中职教师队伍建设,引进人才时应坚持以标准为依据,这个标准包含3个原则,分别是公开招聘原则,互惠原则,还有“双推动”原则。

运用公开的方式,采取公平招聘的举措,以此来吸引大量人才,进而为优化学校教师队伍结构奠定坚实基础,这便是公开招聘原则所在。

互惠原则,出台一系列激励政策用以吸引校外人才,使得以此盘活师资队伍,通过实施这一措施,学校引进了大量具有高学历而且高技能以及持有高职称的“三高”人才,进而提高了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3.“双推动”原则,坚决引进“能工巧匠”,其既能推动学校发展,又能推动企业发展,还能推动自己发展,又能推动他人发展,以此促进学校引进高素质教师,提高学校办学质量与效益,(三)竞争:6大项目深化竞争机制

深化竞争机制涵盖6个项目,分别是竞聘上岗,教学质量评价,技能比赛选拔,班主任考核,招生就业业绩评比,全员参与,其增强了教师主观能动性,形成了浓厚氛围,促使全员“比赛”,人人竞争,彰显了先进,鞭策了后进。

为适应学校快速发展,且规模不断扩大的需求态势,学校出台了《中层干部岗位公开竞争上岗方案》,针对中层干部岗位实施公开竞争上岗举措,此等举措提升了中层干部队伍的战斗之力 。

学校建立了“三段七级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该体系用于对教师的教学质量作出评价,此评价属于教学质量评价范畴。分学期初阶段,分学期中阶段,分学期末阶段,先由相关教研组具体对教师的授课计划情况按达到现代职教标准进行检查,先由相关教研组具体对教师的教案情况按达到现代职教标准进行检查,先由相关教研组具体对教师的课件情况按达到现代职教标准进行检查,先由相关教研组具体对教师的授课进度情况按达到现代职教标准进行检查,先由相关教研组具体对教师的听课情况按达到现代职教标准进行检查,先由相关教研组具体对教师的试卷分析情况按达到现代职教标准进行检查,先由相关教研组具体对教师的作业情况按达到现代职教标准进行检查;再根据“自评”七级评价对教师教学质量一一测评,再根据“系评”七级评价对教师教学质量一一测评,再根据“教务督导评”七级评价对教师教学质量一一测评,再根据“学生评”七级评价对教师教学质量一一测评,再根据“科研评”七级评价对教师教学质量一一测评,再根据“企业评”七级评价对教师教学质量一一测评,再根据“学校联评”七级评价对教师教学质量一一测评,结合教师整体表现,综合各级测评分数,按30%比例评选学期教学质量优胜者,并予以公示和奖励。通过建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并且实施该评价体系,这不但促进了学校朝向教风优良、学风端正方向的逐步建设,而且使得投身教学工作的教师所具备的教学质量得以进一步提升。

在全校范围内,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技能比赛选拔,坚持优胜劣汰原则,层层选拔出优秀学生,通过技能竞赛全面实施“班→系→校→省→国”五级比赛制度,教师全程参与竞赛选拔,充分利用技能大赛平台优化资源配置,将技能大赛项目课程化,推动了教师在技能教学实训教学课程设计等方面的改革,以赛促教促改,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

针对班主任考核,学校出台了《关于留住学生控制流失率的奖励办法》,该办法规定,以流失率作为标准,以学年作为单位,对于流失率在20%以内的教师给予一定奖励,这使得班主任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5.进行招生就业业绩评比,学校出台了《招生与就业促进及考核办法》,该办法要求教师每年要完成一定的招生任务,还要完成推荐学生的就业任务,这两项任务作为考核教师年工作质量诸多重要指标当中的一个,对于超额完成任务的教师给予一定奖励且会在校内公式,对于无法完成任务的教师会取消年度评先评优资格。

实行“全员参与管理”制度,采用全动员管理模式,采用全参与举措,采用全过程办法,采用全监控行动,采用全跟踪方式,采用全天候形式,采用全方位模式,采用全渗透手段,采用全落实方法,动员教师积极参与到学校行政工作之中,在其中增强教师主人翁精神,动员教师积极参与到教学工作里面,于其内增强教师责任感,动员教师积极参与到学生管理工作之内,从中增强教师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 。

(四)激励:在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激发教师积极性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修订了《劳务费发放办法》,修订了《教师工作量管理办法》,修订了《教师参加专业技能比赛的奖励办法(试行)》,制定了《教师下企业实践办法》,制定了《关于教改科研奖励试行办法》,制定了《教师参加教学技能比赛和撰写论文、编写教材奖励试行办法》,通过这些政策措施,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与此同时,学校出台了《专业带头人选拔、认定和管理办法》 ,出台了《骨干教师选拔、认定和管理办法》 ,于全校范围内认定专业带头人,认定骨干教师,从制度层面明确岗位职责,强化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对教育教学的学习运用,建立健全教师队伍激励机制,在合理、有效规范教师队伍建设管理之际,于精神与物质两方面极大增强教师教学积极性 。

(五)评价:“360度”绩效考核,全方位评价教师业绩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出台了《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方案》,其目的在于全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立用人机制以及分配制度 ,该用人机制和分配制度以岗位聘用、体现岗位绩效为核心,以岗位聘用条件和要求为标准,对教师业绩展开全方位考核评价,考核内容涵盖教师的学历、职称 ,任课情况 ,教学质量 ,学生管理水平 ,教科研能力 ,技能比赛成绩 ,招生任务 ,全员参与任务完成等,实行“360度”全方位对教师进行业绩考核评价。

三、“33623”方略实施主要成效

通过实施“33623”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形成了一支教师队伍,这支队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是“钢筋混凝土式”的。近两年,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教职工总数从725人增加到851人。其中,专任教师从468人增加到601人;校外兼职教师从149人增加到185人;高级职称教师从102人增加到152人,高级职称比例达25.29%;“双师型”教师从384人增加到478人。教师指导学生参加中职技能大赛,获得国家级奖项32项,获得省(区)级奖项272项,教师主编、参编国家级教材、省(区)级教材68本,编写特色教材29本,公开发表论文252篇,承担国家级立项课题5项,承担自治区级立项课题59项,结题课题18项,总体而言,“33623”建设方略实施,使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教师队伍结构得到优化,使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得到提升,使教师教育教研取得丰硕成果,使教师整体实力大幅度提高。

学校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力量,教师队伍建设对学校建设和发展而言是关键,且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要建设好教师队伍,就得用科学发展观作指导,树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做好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工作,优化师资结构,借有效途径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渐渐完善竞争激励和绩效评价机制,营造利于教师健康成长的氛围,从而更适应中职教育改革发展需求。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