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来自突尼斯的二十五岁视频创作者阿斯玛,在北京语言大学留下了影像记录,这是一份资料照片,由新华社发布,照片的来源是受访者本人提供。
新华社北京8月31日电 记者罗鑫报道 秋季来临之际 北京夜晚清爽宜人。年龄为25岁的突尼斯视频创作者阿斯玛在被称为“北京塞纳河”的亮马河区域散步,手持手机记录河岸风光。跑步锻炼、悠闲漫步以及扎营过夜的市民活动 使河岸区域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北京风景优美且富有情调,城区和自然环境相互协调。到中国将近一年期间,课余时刻我总是在外边游荡拍摄,目的是融入中国的语言氛围,深切体会中国文化的风采,并且把我在中国的愉快见闻讲给其他人听。
这个假期,阿斯玛去了西安和内蒙古等地观光,在自动化程度很高的奶牛养殖场见识了工业的先进性,在秦始皇兵马俑展览馆观赏了形态逼真的陶俑军队。
现在,许多海外自媒体者借助简短视频展现中国的发展变化。阿斯玛觉得微视频是传递信息的桥梁,便于自己的亲人以及国外的朋友认识并熟悉中国。她非常希望自己的父亲能来中国旅行,他可是中国迷。
阿斯玛讲,父亲关注中国的新闻报道,经常对他说,中国的经济进步速度很快,其中包含着相当可观的增长空间,他建议去那里求学,未来能获得很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二十五岁的突尼斯视频创作者阿斯玛于七月九日在西安,与身着传统服饰的少女一同拍照留念,此照片由新华社发布,图片来源于当事人提供
突尼斯地处非洲大陆的最北边,通过突尼斯海峡与意大利遥遥相望,同时具备非洲大陆、阿拉伯世界和地中海沿岸的多种特征,既有悠久的文明传承,也深受地中海文化的影响。旅游产业在其国家经济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到了2017年2月,突尼斯向中国公民推出了入境无需签证的便利措施。
阿斯玛的父亲从事旅游相关工作,体会到中国旅客为全球带来的正面影响。2018年,阿斯玛进入突尼斯某所高校攻读汉语专业。每逢寒暑假期间,她以汉语与中国游客交流互动,协助父亲处理相关事务。阿斯玛表示,中国民众普遍展现出高度的热情与良好的仪态。
阿斯玛通过学习认识到,中国具备绵长的历史和辉煌的文明,古代丝绸之路促成双方经济与文化的往来互通。现在在共同建设“一带一路”的号召下,中国和突尼斯的合作关系持续增强,“一带一路”让阿斯玛及其家人获得了诸多发展可能。
一些中国企业前往突尼斯开展经济活动,创造了大量工作机会,许多中华料理店在当地营业,为当地人提供了更多饮食选择,中国的高品质产品改善了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水平。
我的姐姐曾在突尼斯中国手机品牌Vivo(维沃)的工厂任职,她因此获得了深厚的专业知识,这为她的职业生涯奠定了稳固的基础,她对此深有感触。
阿斯玛注意到,“一带一路”计划促使中国与突尼斯之间的经济联系愈发紧密,同时双方的文化互动也日益频繁。
我注意到周围有不少突尼斯人开始钻研汉语,同时从中国到突尼斯攻读阿拉伯语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阿斯玛表示,她已决心前往中国进修汉学,亲身领略中华文化的浩瀚深邃。
二十五岁的突尼斯视频创作者阿斯玛,在西安同中国友人协作拍摄影像资料,此照片由新华社发布,图片来源于应访者提供
二零二二年秋季,阿斯玛成功进入北京语言学院,实现了个人的夙愿。她抵达首都后,发布了首个影像记录,称感觉如同置身幻境。大学内景致宜人,同窗们在生日之际赠送了精美糕点,不同国籍的学子在此切磋学问,这些均令阿斯玛倍感温馨。
阿斯玛在完成学习任务后,常常将自己捕捉到的国内风光与特色饮食制作成影像资料,以此向海外的网友展示中国的魅力,帮助他们增进对这片土地的认识和好感。许多网友在观看了他分享的这些内容后,会忍不住在评论区留言,表达出惊讶之情,例如感叹“中国竟然是这个样子的”,或是羡慕地说“真想和你一样体验生活”。
中华民族对于诸多传统庆典的珍视同样触动着阿斯玛的心弦。诸如新春佳节、龙舟节、月圆之夜,以及二十四节气中的各个时令。今年新春,中国的同窗邀约她共度佳节,一同包裹水饺,参与团圆宴席,让她体验到如在家中般的亲切感受。当小暑时节来临,她在北京园博园中领略了四时流转的景致,亭台楼阁错落有致,绿树与湖泊相映成趣,景色令人赞叹不已。
中国的国土辽阔、资源丰富,并且进步速度很快,阿斯玛觉得有无数值得记录的“景象”。她说:“希望‘一带一路’路线上的国家有更多人借助我的视频认识中国、喜欢上中国。期待将来中国和突尼斯的互动合作领域持续扩大,我愿意运用自己的才能,充当推动文化沟通的纽带。”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