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突尼斯依照计划进行了总统选举,这标志着该国在2011年“阿拉伯之春”政治变革之后的第三次总统选举。依据10月7日突尼斯最高独立选举委员会(ISIE)公布的初步统计信息,现任总统凯斯·赛义德获得了高达90.69%的压倒性选票,成功实现连任。然而,本次选举的参与率不足百分之三十,刷新了历史最低纪录。
2024年10月6日当地,突尼斯城现任国家元首凯斯·赛义德在选举中收获压倒性支持,得票数高达90.69%,成功实现连任,其拥护者纷纷雀跃相庆,场面热烈非凡,IC photo 图
先前最高独立选举委员会剥夺了十四位候选人的参选资格,赛义德因而几乎毫无争议地当选,但这造成了本次选举充满争议,情况十分复杂。抛开这次选举不说,赛义德第一个执政期(特别是最近三年),他解散议会、增强总统权力等一系列行动,更加重了外界对他“损害民主”的疑虑。
过去十三年,突尼斯遭遇政治风波、恐怖活动、民众示威,至今经济民生难题尚未解决。赛义德在争议中开启第二个任期后,突尼斯国家未来依然充满不确定性。
毫无悬念又争议不断的总统选举
今年7月1日,赛义德透露将在10月6日举办总统选举投票,当时他并未明确表示是否会参与,不过社会普遍猜测他极有可能在此次选举中顺利连任。果然投票结束后下一天,突尼斯最高独立选举委员会主席布阿斯凯尔公布的初步统计情况证实了这一点,而其中两个完全相反的统计信息,则明显反映了这次选举的两大核心要素:结果显而易见、存在很大分歧。
赛义德获得的支持比例达到90.69%,远远超过其他两位候选人,分别是阿齐蒙运动领导人扎迈勒得票7.35%和突尼斯人民运动总书记马格扎维得票1.97%。他因此首次在一轮选举中就历史性地当选为国家元首,无需进入下一轮投票环节。与此同时,突尼斯全国有975万以上具备投票资格的民众,但实际参与投票的人数仅有280万。此次投票率大约为28.8%,创下历史新低。
赛义德的优势源于他前五年的政治积淀。这位身高1.93米的前法学专业人士,在“阿拉伯之春”后涉足政坛,2019年以无党派社会保守主义者的身份角逐总统选举,从而进入突尼斯政治核心。他顺应了大众对政局不稳的疲惫感,以及对守旧政客的不满情绪,着重抨击体制内精英,强调打击腐败,倡导守护传统宗教观念与社会风气,因而赢得了左派人士和伊斯兰主义者的拥护。现阶段,工薪群体依然是赛义德的重要支持力量。
原有的忠实拥护者形成于五年之前,更为关键且作用显著的因素,当属赛义德有效利用了其担任国家元首的“职位便利”——这恰好是当前选举中的核心分歧所在。特别是2022年7月实施的新宪法修订案,将2014年宪法规定的半总统半议会体制转变为纯粹总统制,显著强化了国家元首的权力,减少了对行政权力的制约,从而进一步凸显了总统的优势地位。选举直接牵涉到的是,最高独立选举委员会的所有组成人员都由总统选定。
赛义德是首批参与此次总统选举的候选人之一,共有十七人报名,这些人当中既有媒体从业者,也有法律专业人士,还有热心公益的人士,以及本·阿里执政时期就活跃政坛的资深人物。然而7月4日最高独立选举委员会便颁布第544号条例,调整了2014年制定的总统参选资格标准,不仅把候选人最低年龄门槛从35岁提高到40岁,又另外设定了若干约束条款,例如参选者自身不能是外国人,其父母以及(外)祖辈均需为纯正的突尼斯人。
一些在野派人士对这项新规十分抵触,觉得它侵占了新生代和具有海外经历的突尼斯人的选举资格,并且违背了国家根本大法,因此向法庭提起了诉讼案件。在选举活动开展过程中,不断有候选人因为各种缘由被取消资格,甚至遭遇警方拘捕、判刑入狱的情况。突尼斯行政法院,一个与最高法院性质相同的机构,曾经裁定蒙齐尔·兹纳伊迪,也就是那位曾经担任公共卫生部长的官员,以及阿卜杜勒-拉蒂夫·马基,同样曾是公共卫生部长的另一人,还有伊梅德·代米,运动党副主席的身份,都应该被允许参选,但是这个判决并没有被最高独立选举委员会采纳,原因是他们没有在规定的最后期限前收到这个裁决,而且这两个人都没有缴纳足够的保证金,也就是一万元第纳尔。
九月份的二十七日,突尼斯的参议院采纳了关于选举制度的修正案,明令禁止司法机构对最高级别的独立选举监督机构的工作施加影响。这一举措,实际上阻断了反对力量借助法律途径谋求进入议会的机会。
最后,有十四位参选者被剥夺了资格,唯独现任国家元首赛义德、出身商界的前众议员扎迈勒以及左翼纳赛尔派人士马格扎维得以参加选举,而与前两次总统大选时核定的候选人数量相比,那次分别有二十三人和二十六人获得提名。
在资格得到官方认可的那天(9月2日),扎迈勒就因涉嫌在竞选资金方面造假文件而被捕押。紧接着他在三次审理过程中,总共被判处十三年八个月的刑期。扎迈勒这次是在牢狱之中“进行选举”,得到了百分之七点三五的选票,位居第二位。
三个月竞选期间出现的诸多情况,导致一些突尼斯民众尤其是反对者对选举的公平性产生疑虑。他们到街头抗议,号召民众不参与这次选举。就像2022年和2023年之交的议会选举(投票率11%),这次总统选举的投票率比上次骤降20%。这样一来,没有悬念和争议不断就构成了这次总统大选的显著特点。
转型13年动荡坎坷,国家发展前路难卜
近年来,突尼斯是北非和阿拉伯地区颇受关注的国家。该地区2010年底至2012年的“阿拉伯之春”发端于突尼斯:因为物价急剧上涨、失业率居高不下、生活状况持续变差、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在内外多重因素的促使下,该国民众发起了持续28天的反政府示威,于2011年1月14日终结了本·阿里长达23年的执政,迈入政治转换阶段。这场突尼斯人发起的号称“尊严革命”(西方媒体称作“茉莉花革命”)的重大转变,其影响扩散到周边国家,促使另一些地区也相继发生了性质相似的社会动荡。
突尼斯因此常被称作区域内的“民主典范”。不过,在这次总统大选开展之前,关于突尼斯“民主滑坡”的议论就持续不断,批评的对象是赛义德在过去三年里推行的一系列宪法修改措施。
2021年上半年度,国家元首赛义德同执政首脑迈希希存在显著分歧,双方就宪法权力归属问题与立法机关产生矛盾。“府院冲突”延续数月,社会上随即出现范围广泛的民众抗议活动,民众对当局的疫情防控及经济管理措施表示强烈不满。同年七月二十五日,赛义德借助军方与安全部门的协助,顺势实施非常状态,罢免了总理职务,同时中止了议会运作。这一行为激起了关于赛义德涉嫌“违宪”的讨论,遭到国际媒体称为“自我政变”。
二零二二年三月,议会不顾总统发布的暂停命令,擅自开展网络集会,赛义德随即宣告终止议会。鉴于议会这两年来的不合作乃至阻挠行为,赛义德决心彻底重塑总统与议会之间、行政机构同立法部门之间的权力配置。“紧急状态”实施满周年之际,赛义德主导修订的新宪法文本于2022年7月25日举行全民投票,获得94.6%的支持率,导致议会与国家元首的权力格局发生显著变化。然而,仅有的30.5%的参与度,反映出民众对该项决策抱有强烈的不满心态。
二零二二年九月,赛义德颁布第55号总统令,并修订了二零一四年选举法,将立法机构参选方式从政党名单制改为个人制,以此进一步限制主流政党和传统政治精英的影响力。在完成国家体制改造工程之后,赛义德陆续宣布开展议会选举和总统选举,从而彻底改变了新制度下的国家政治权力分布情况。
但是突尼斯国内局势并未因此摆脱混乱,反而屡次发生民众针对民生议题或总统政策调整的集会活动,突尼斯安保机构也多次成功阻止潜在的暴力破坏企图。长远来看,经过政治变革十三年,突尼斯持续在波折中前行,当前面临的难题暗示其未来发展道路同样充满不确定性。
2011年突尼斯经历政治剧变,民众原本期待国家朝积极方向发展,然而很快便发觉情况并未如愿。制宪会议举行,三党联合政府组建,但2013年两名世俗反对派政治人物遭暗杀,相继造成贾巴利与拉哈耶德两位总理卸任,由此引发2013至2014年的政治动荡,制宪会议一度暂停运作。
在多方协作推动下,制宪会议得以重启,并于2014年制定宪法和选举法,构建了规范的选举流程和政府运作体系,由此实现了政治变革。不过难民困境、区域极端主义以及经济民生方面的潜在问题依然存在,2015至2016年间突尼斯先后遭遇四次重大恐怖袭击,一度启动为期三个月的全国紧急响应。2018年以后,涉及民众生计的事务,以及公务人员薪酬调整,多次促使民众走上街头表达诉求,导致社会不安情绪进一步扩大。
2019年,民众对老派政治家无法革除弊端、平息乱局感到沮丧,同时赛义德提出全新主张,展现反体制的崭新面貌,这两种情绪相互呼应,促成了他主导国家的新阶段。他刚上任就遭遇了新冠病毒疫情,导致经济负担显著加重,紧接着“府院之争”及政治变革又使他沦为传统反对派和部分民众的批评对象,最终引发了当前政治格局中的新挑战。
当前突尼斯所遭遇的困境,主要涉及政治局势的稳固和经济增长的推进。在总统选举的计票信息公布之后,赛义德的支持者与反对者展现了迥然不同的态度,这一现象凸显了社会在政治思想层面的深刻分歧。赛义德在选举前后,不断重申自己致力于清除“权力阶层的腐败”、“国家的背叛者”、“外部势力的渗透和干预”,他的拥护者对此深信不疑,认为只有他才是维护突尼斯利益、避免国家崩溃的唯一人选。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相当一部分民众反对赛义德,质疑他执政的正当性。这两派势力的冲突如果持续升级,必将引发更加剧烈的政治动荡。
赛义德掌权五年,突尼斯经济上的主要症结依然没有解决。根据整体经济形势判断,这个国家近些年国内生产总值提升缓慢,年度增幅多数时候停留在2%以下,有时甚至完全停滞;外国资本开始快速流出,全球各大评级机构纷纷下调该国评级;物价指数不断上涨,民众失业状况恶化,失业率在本区域中属于最高水平达到16%;今年三月该国对外负债总额达到412亿美元,几乎相当于其全年经济产出的总量;由于国内缺乏改善生存和发展的预期,自2019年以来经突尼斯前往欧洲的非法移民人数持续增加,而且该国原本就是非洲难民和非法移民前往欧洲的重要通道......
由此可见,总统选举已经结束,但赛义德第二任期的考验才刚刚启动,突尼斯更是远未摆脱国家的传统难题。国内各派别始终无法形成基本政治见解,该国的混乱可能还将持续,国家进步的困难依旧难以迅速解决。经历了“尊严革命”13年,国家的光明未来和民众的尊严似乎依然难以实现。
(胡毓堃,国际政治专栏作家、中国翻译协会会员)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胡毓堃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