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社深圳一月二十八日发布讯息 标题:经营依靠合作 客源依赖交易 教学运用欺诈——披露部分儿童教育单位手段
新华社记者白瑜
零门槛无需任何资格认证,仅需投入数万元即可合作;代理商负责拉拢学员,宣传信息与实际教学不符;签约时轻率许诺,合同条款含糊不清,付款后立刻翻脸不认账。
当前0-6岁儿童的早期教育行业正经历迅猛扩张,但其中问题颇多。许多早教中心主要依靠加盟模式运营,招生手段也较为功利,教学过程缺乏实质性内容。不少家长在缴费后,才意识到自己陷入了不合理的消费陷阱。
营销“话术”、招生“套路”陷阱多
邝女士在深圳近日购物,带着四岁的女儿乐乐,一个手持话筒的人拦住了她们,自称是星探,邀请孩子免费参加海选试镜活动。接着,她们被带到了位于海上世界的“深圳市时代华娱文化传媒公司南山分公司”。乐乐面试结束后,一位总监称赞他具备镜头表现力,提到海选为期两天,原定选拔十名小朋友,现在仅剩最后一个名额,报名费用为两万三千八百元,涵盖两年的学习,能接受舞蹈、钢琴、体态等多个领域的训练,同时保证所有报名者都有机会在两家电视台的节目里进行表演。
邝女士内心动摇,支付了数千元预付款,随后相关人员多次致电要求补足费用。她回想起对方当初承诺的“无费用试听课”,同时注意到该机构被许多家长指责,有先例显示报名后学习满一年也没有任何活动安排。因此邝女士要求退还预付款,但对方以报名信息已报送上级为由推脱。
记者几经周折找到深圳市时代华娱文化传媒公司营销部门姓张的主管,这位主管说明:“家长对于合同里影视表演的条款存在误解,公司每年会举办1到3场活动,不过能否被电视台选中,关键在于孩子是否符合要求。”现在,深圳市消协以及工商局已经介入处理这起事件。
这种以免费选拔为名,实则收取高额培训费,并且不履行承诺的行径并非孤例。据掌握的信息,加盟机构在培训加盟商时,将招生时所使用的推销手段和计谋作为教学重点。
记者以寻求投资学前教育机构为名,致电了名为“0-6岁大脑潜能激发班”的早教机构,接听电话的人推销加盟业务,声称这个机构在全国各地已经开设了超过130个教学点。谢经理向记者阐释了投身早教领域的十项益处,例如无需赊销、无需备货、无需处理售后、成本较低、利润丰厚等,还提到“无需具备教师资格”,并承诺只要支付5万元加盟费,就能迅速协助记者达成“财富目标”,同时保证提供“招生技巧”。
翻开《商业合作手册》里头关于“招生秘诀”的那一段,建议用咨询应对术、签约攻略法来处理家长,里面明确提示“永远不能对家长说否定的话”,并且强调“家长支付费用的快慢跟他们感受到的感动程度成正比”,还指出要按照家长的背景来推销不同价位的课程套餐。
生源被买卖 代理为多签单随意承诺
您将孩子送入早教中心后,或许并不清楚,在课程正式开始前,已有部分费用支付给了招生中介。行业内部人士表示,通过招生中介吸引生源在早教领域已是普遍现象。
通过介绍,媒体人员以早教公司合作商的身份接触到一位上海地区的早教中介,该中介保证“只要支付1万元,就能在两天时间里帮你推广400个课程体验包,并且确保5%以上的成交比例,要是达不到这个指标1万元会全额退还。”换言之,投入1万元至少能吸引20名学员,若按每位学员每年缴纳的学费不少于4000元来算,早教公司两天内就能赚取至少8万元的收益。因此这名招生代理生意非常火爆,档期已经排到3个月之后。
也有加盟中心以收取佣金方式帮助加盟商招生。谢经理建议开设“0-6岁大脑潜能激发班”,旨在为合作方带来客户增长,佣金按学费的十分之一计算:以山东省某市为例,当地0-6岁儿童数量约6万,其中1.2万名幼儿家长得知了全脑课程信息,接着2400名家长参与了体验活动,最终有240位家长当场决定缴费,每人的学费标准是4000元,因此所有学费合计达到96万元,加盟机构将按照原先的条款,向合作方收取9.6万元的“服务费”。
有内部消息表明,招生中介或早教机构的推广人员并不承担教学任务,他们唯一的目的是尽可能多地促成签约,因此,在招生过程中,他们常常编造教师背景,伪造成功故事,过分吹嘘教学成效,并且向家长做出许多无法兑现的保证,由此引发的矛盾屡见不鲜。
“套路”之中早教“空壳化” 专家呼吁加强监管
中国产业信息网所发的《2016-2022年中国早教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中表明,我国婴幼儿教育领域正在经历快速成长阶段,2017年早教行业的整体规模达到两千亿元。
学前教育行业向集团化、大型化扩张本属正常现象,但商业模式的演进并未促使教育水平相应提升。除了具备办学资格的知名品牌,近年来也出现了不少缺乏教育资质的学前教育机构,他们打着儿童教育的旗号,实际从事着盈利性经营活动。吸引生源需要投入费用,市场推广需要支付成本,而教育内涵却逐渐流于形式。教学思想杂乱无章,甚至完全不符合儿童发展特点,以低廉的加盟费甚至免费加盟的名义吸引投资者,教育水平根本无法保证。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研究员孙云晓,担任家庭教育首席专家,他提到教育部发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这份文件着重说明,教育需要依照幼儿的身心成长特点来进行。孙云晓同时请求,应当更加严格地监督早教机构的教学活动。他希望幼儿教育能够重新关注其本身的价值和理想,并且不要让产业的无序发展和成年人传递的“教育担忧”影响到孩子们。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首席教育专家卢勤强调,家长面对众多选择时不必惊慌失措,教育部门需整治幼儿教育领域无序拓展的问题,应与时俱进,使我们的教育选择更能契合孩子的天性。
揭秘部分早教机构真面目:课时价格高 能学什么遭质疑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