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公司承销业务多通过当面沟通来洽谈业务机会,由于病毒传播的影响,投行近期的经营成果受到市场高度关注。
财联社记者根据Wind金融终端数据(统计口径:按发行日)整理发现,自2月以来,监管机构持续推动新股发行常态化,A股有17家公司成功挂牌,总共筹集了198亿元资金,为券商首发业务贡献了9.61亿元收益,筹资总额环比上月减少了57%,春节假期是导致各项数据下降的主要因素。
从证券公司角度分析,二月份中金公司、广发证券包销企业数量达到三家位居前列,中信证券、国泰君安包销企业数量为两家,相比之下,一月份中金公司包销企业数量为四家,中信建投、国金证券、中信证券、招商证券、民生证券、光大证券、兴业证券包销企业数量均为两家,各家证券公司在融资规模以及包销企业数量上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一位大型券商非银领域的分析人员透露说,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现场考察活动被暂时搁置了,首次公开募股项目的整体推进速度肯定受到了阻碍,证券公司在一季度的股权承销业务方面承受了压力。不过,以前在非典型肺炎疫情结束后首次公开募股的进程有所加快,再加上当前注册制改革正在持续深入,全年证券公司的投资银行业务方面仍然有很多值得期待的地方。
中金公司承销收入居首
从券商数量角度分析,2020年2月共有11家证券公司参与了17家企业的首次公开募股业务,这一数字相比1月份减少了29.1个百分点,1月份中金公司负责了4家企业,中信建投、国金证券、中信证券、招商证券、民生证券、光大证券、兴业证券则各有2家企业。考虑到新冠疫情及春节假期的影响,2月份相关机构的业绩表现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
二月份中金公司和广发证券包销的证券发行数量达到三家,继续位居行业前列,中信证券和国泰君安则包销了两家,紧随其后排名第二,其他包括中信建投、平安证券、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浙商证券、国金证券、光大证券、德邦证券等,它们各自包销的证券发行数量均为一家。

到2月29日为止,市场上已有17家公司成功发行股票,总共筹集了198亿元资金,给证券公司的首次发行业务创造了9.61亿元的收入。回顾1月份,新股审核的速度加快了,证券公司的投行业务出现了短暂的高峰期。那段时间里,11家证券公司一共募集了471.21亿元资金,总共承销了24家公司的新股,相关的发行费用合计达到了9.58亿元。
参照一月份的状况,二月份证券公司募集的资金数量比上月减少了百分之五十七,负责承销的机构家数比上月减少了百分之二十九点一,整个发行过程产生的总开销和上个月大致相同。
具体来说,二月份中金公司的承销项目数量和承销收益都位居首位,承销了三笔首次公开募股项目,总共赚取了两亿零二百万元的承销利润,这一成绩和上个月相比变化不大;一月期间,中金公司承销了四笔首次公开募股项目,总共获得了壹亿玖仟陆佰万元的承销利润。
中信证券二月份负责了两个首次公开募股项目,位居第二位,该月的承销收益达到五十七点三七亿元,相比上个月减少了超过五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国泰君安证券,它在二月里包销了两笔首次公开募股业务,此项业绩位列第三,通过这项业务它赚取了十六亿二千七百万元的承销收益,从而扭转了之前一个月没有业务开展的局面。
另外,广发证券在2月份负责了3家首次公开募股业务,该项业务量位列第四,通过这些业务赚取的承销收益为16.07亿元,而相关的发行服务费用相比1月份急剧增长了95%。
除了前面提到的三家证券公司,剩下的八家券商每月平均承销一个首次公开募股项目。根据Wind金融终端公布的资料,其中承销收益超过五千万元的有浙商证券,达到了五千七百万元,还有国金证券,达到了六千三百万元。
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对于证券公司第一季度投行业绩及全年业绩的展望是,受疫情影响,券商投行业务的实地考察活动将推迟开展,监管机构也会将关于首次公开募股、再融资以及并购整合的部分回复时限要求进行推迟执行,预计投行业务的推进节奏会因此减缓,证券公司第一季度股票承销业务将面临较大挑战。但是,从前次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疫情消退后首次公开募股活动加快的情况来看,同时考虑到目前注册制正在持续深入变革,预计本年度证券公司投资银行业务可能会实现提升。
全年投行业务仍有诸多亮点
目前短期内疫情的爆发对IPO活动产生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证监会发行部先前对发行监管事务进行了具体部署,决定对于发行人提交的反馈意见的回复期限和相关批文的生效时间都暂时不予计算,同时宣布将允许通过传真、电子邮件、邮寄光盘等方式递交或审批相关材料。
首发上市过程涉及众多实地环节,项目组必须执行大量现场调研与信息采集任务。依照现行规定,部分企业若未能按期实现募股,就必须补交一到两份财务文件,进而推迟公开日程并抬高开支;同时,公共卫生事件给经济带来波动,众多企业的经营状况随之波动,这会显著削弱企业对盈利及资金流转的预期,企业能否向潜在客户展现积极的市场展望,将成为能否成功上市的核心要素。
兴业证券投行业务相关人士透露,疫情初期确实给投行业务带来了一些冲击,但全年角度分析,这种冲击总体上可以掌控。由于疫情关系,券商在执行财务核查、现场检查等任务时,只能通过远程手段完成。同时,企业推迟开工使得投行收集资料的过程比原计划慢了,导致工作进度滞后。服务业,特别是餐饮、娱乐、旅游这几个领域,在短期内承受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不过这些不利因素主要集中在上半年度,等到疫情消退、潜在风险逐步化解、已出台的再融资与并购重组新政策完全实施、新三板市场活跃度提升之后,预计在下半年度会出现部分业务增长,从全局角度分析,这种影响应该是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中银国际证券研究报告指出,此次疫情导致市场波动加剧,交易活跃程度降低,同时流动性风险凸显,在监管机构调控下,A股市场的首次公开募股与再融资活动可能会放慢步伐,证券公司第一季度股权承销业务面临挑战,不过以前SARS疫情后IPO进程加快为参照,再加上当前注册制改革持续深化,全年证券公司投行业务前景依然充满期待
中信建投证券的研究报告指出,根据非典时期的经验,投行业务可能在休市月份遭遇影响,其余后果将在今年逐步显现。
投行项目储备成未来关注点
必须承认,首季度的投行业务遭遇波折,但证券公司的首次上市项目却一直在稳步进行,目前大量待上市企业资源,预计能为机构带来长期收益。
根据Wind金融终端的数据,证监会目前接收到的IPO审核申请公司共计428家,具体情况如下:30家公司处于已受理状态,171家进入了已反馈阶段,170家完成了预披露更新的步骤,56家被中止了审查流程,1家则暂缓了表决环节。另外,有665家公司的审查已经终止,在地方证监局信息公开中,有1904家企业被记录为“辅导备案登记受理”。
中信建投证券在IPO排队数量上领先,共有37家企业等候,另外90个项目也完成了辅导备案登记的流程;中信证券紧随其后,IPO排队企业有28家,辅导备案登记受理的项目达到106个;招商证券和民生证券位列第三和第四,前者有24家企业排队,辅导备案项目有86个,后者有21家企业排队,辅导备案项目有85个。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