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涉及 Dot Esports 的单独访谈里,Riot Games 全球的《英雄联盟》电子竞技主管克里斯·格里利具体说明了 2025 年赛季即将进行的调整。这次策略的变动涵盖了新的三分赛季安排以及《无畏征召》的相关信息,目的是为了吸引世界范围内的观众。
2025年《英雄联盟》职业赛季将出现显著调整,这是有史以来竞技赛事最重大的改动之一。新的竞技环境在众多核心赛区,例如 LTA 和 LCP,都进行了彻底重塑,设立了全新的地域联赛格局,并且增设了第三个全球性比赛。同时,《无畏征召》将促使战队战术产生新动向,会对游戏里的角色挑选加以约束。官方目前尚未公布《无畏征召》的具体模式,格里利却确认首个分赛季会使用统一规则,此外,全球负责人也流露出《英雄联盟》电竞赛事或许能进入奥运会舞台的意向。
今年先前,我们听到了国际奥委会确认电子竞技为正式项目的喜讯,并且他们表示 2025 年会举行首次电子竞技奥运会。您觉得《英雄联盟》有可能入选该赛事的参赛名单吗?
也许可以吧。我们和他们有过几次交流。能不能在 2025 年参与我不敢肯定。现在我们的日程排得很满,因此即便条件完全具备,也很难找到合适的时间参赛。也许 2027 年的机会更大一些,不过老实讲,目前还有很多商讨没有结束,所以我拿不出确切的说法。
围绕这个议题,涉及次年各地区三分赛季及三回合国际赛事的排期事务颇为忙碌。新环境构造的这次调整,其构思流程是怎样的?您是如何构思出这一全新竞技《英雄联盟》模式的?
我们早在 2023 年 2 月便启动了这项工作,至今已历时颇久。这项事业的真正开端,是我们召集了所有地域的团队,共同商议关于整个生态体系的远期愿景,诸如我们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认知、受众构成的变化,以及怎样持续为那些已经与我们相伴十五载的追随者献上惊喜与愉悦。同时,我们还希望做到满足每个区域粉丝的需求。
我对欧洲观众的兴趣取向知之甚少,对 LCK 的 Aiden 及其团队同样缺乏认识。因此,怎样将这一思想传回各自地方是我们关注的要点。另外,在 Riot,其他许多团队也参与其中,例如我们的发行和宣发部门、线下活动组织方以及合作机构等,所以在决定事物呈现方式时,他们也想介入其中。这个过程在过去的时间里慢慢成熟。
游戏计划分作三个阶段开展,我们期待探索更多将这项活动与游戏结合的途径,为此决定先从某个区域着手。LEC 组织之所以倾向于采用三段式赛制,一方面是因为我们正在研究这种方案是否合适,另一方面他们对尝试这一模式抱有浓厚兴趣。因此,一旦启动这个流程,就需要思考怎样让游戏比赛和电竞比赛更加匹配,怎样让地方比赛场地更有吸引力,怎样让整个赛季更具影响力。对于国际比赛,我们很早就计划打造一个规模持续增长的系列,确保每一届都比上一届更加宏大。所以一个地区的队伍会先参加第一场国际赛事,然后是第二场,接着是第三场。我们期望营造出持续进化的氛围,编织出流畅连贯的叙事脉络,让支持者们从年初持续关注至岁末。这是一个历时甚久的工作,需要众多人员参与,但这一切都是为了更佳。我觉得最终达成了令人满意的成效。
我对未来各地区比赛可能出现的多种形式充满好奇,对于即将开展的新项目十分期待。我们将2024年定位为奠基阶段,投入大量精力制定各类计划,通过彼此展示交流,探讨难题并寻找对策。到了2025年就要进入实践环节,向大家呈现持续付出的成果,期待与支持者共同开启这段探索之旅,收获预期的反馈,同时点燃我们想要传递的热忱。首要任务是服务所有支持者,期待可以达成先前立下的保证。
我渴望透彻认识这个新体系,由于你当天公布了 First Stand 和 无畏征召。不过,关于赛事的规章,你尚未提及。
我们会在赛事开始时具体说明,这会是公布内容的一部分。不过,我必须跟你说两件事。
比赛首要任务是促成每支队伍与所有其他队伍进行交锋,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得以在 MSI 开始前判断各区域的实力水平,明确不同区域之间的相对位置,并且能够观赏到 LCK 对 LPL 的对决,确保每个人都能欣赏到东西方队伍的比赛。
接下来是《无畏征召》的另外一段内容。我们觉得在接触首个分赛季和首个国际活动时,这为我们进行竞争模式的探索提供了不错的契机。我们曾讨论过2026年将采用全然不同的无畏征召方案,并且对这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考察,试图发掘一些既能让参与者产生兴趣又不至于变得乏味的元素。然而,这往往是个误区。您不希望活动里出现观众看完两场比赛就觉得乏味不想继续的情况,那样不仅会流失很多观众,而且会产生负面效果,毕竟原本是想提供些有趣的内容来吸引大家参与的。
我们投入了大量精力与职业选手和战队探讨《无畏征召》。我们致力于挑选出最合适的版本。我们在 LPL 的 T2 联赛中试用了近一年半时间的不畏模式各种变体。这样我们便能够判断,“这个模式我们猜想会是最佳或最吸引人的,然而观众并不喜爱它,” 或是战队不认可它,亦或是未能达成预期目标。所以我们对事件的进展感到非常满意。
开展一项全新赛事确实十分不易。无法预知受众会怎样回应。Rift Rivals在最初年份堪称出色活动,然而随后的阶段观众便失去了热情。我们希望避免落入那个境地。因此我们态度非常审慎,尽力在环节中吸纳意见,以便调整方向,持续打造观众期待的内容。
根据我的了解,现在存在三种不一样的不知疲倦的征召方式。在相关试验里,是否某个方式的表现会超越其他两种,或者各个地方会更倾向于选择其中一种?
所有区域以及国际赛事都会使用相同版本的无畏征召。
我们察觉到存在两项显著差异。其一,是我个人内部称作“绝对无惧”的版本,该版本要求倾尽全力,不设重置,也没有其他规则。一旦选定一位英雄,那么这位英雄便会消失。
存在一个不同方案,即当玩家选定某个角色时,该角色仅对其自身队伍失去效果,敌方队伍依然可选用该角色,此版本系 LPL 在往届夏季联赛中采用的模式,我们观察到队伍人员轮换,却未能实现预期效果,在三局两胜的对决中,实际出现的新角色数量远未达预期,或许仅有十五至二十个,因此这种设计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我的看法是受众的回应未达预期,类似状况在部分 T2 联赛中也有显现。我们最为忧虑的是第五局可能配置不寻常的队伍,并因此影响首个国际赛事的最终名次。为此我们与各地职业战队进行了沟通,多数人倾向于首选方案或稳妥模式,而我们已舍弃了部分选项。我们确信这些集体觉得这个方法行得通。我们热切盼望了解它的实际运作情况。
根据格里利所说,各个赛区都会使用与国际比赛一样的无畏征召模式,这意味着我们将迎来LCK在10月29日公布的版本,该版本规定上一场选出的英雄在下一场自动禁用,也就是说,在五局三胜的系列赛中,最多可能会禁用50个英雄——其中包括10个常规禁用英雄,以及之前比赛选过的40个英雄。
日前你曾提及大洲联赛的全新赛制和参赛队伍构成。可否告知关于 LTA 的详细情况,又为何选用这个名称?
这项任务由美洲地区的部门以及一家营销机构共同负责,他们投入了大量时间来构思新的组织名称,设计全新的标识,这并非易事,新成立的组织或新设计的标识,很少有能在初次推出时就赢得所有人的认可,更何况考虑到美洲市场的广阔性,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也让我们倍感压力或许能在阿根廷寻到一个三字母代号,但在巴西就不再适用了,或者并非在所有地方都具备这些知识产权。这些状况导致在类似美洲的区域为其定名颇为不易。尽管如此,团队携手一家代理机构,投入了大量精力,依我看来,那些标志极为出色。我欣赏它们能象征两种不同会议,并最终汇聚成LTA标志的构思。
我觉得美联赛是个不错的叫法,它的简称也挺管用的,不过明事理的人或许不这么看。说真的,我对这个组织挺激动的。
我觉得,经由团队整合,我们维护了 CBLOL 的中心部分,维护了 LCS 的中心部分,并且顺利地把 LATAM 包含进南北赛区里,这很恰当。要是你是 LLA 的阿根廷支持者,你依然有支拉丁美洲队伍参与南部联盟赛事值得关注。要是你是 LLA 的墨西哥支持者,你在北部联盟也能找到一支支持的对象。
整体而言,我觉得晋升与贬黜的规则会相当吸引人,我非常盼望能亲眼见证这一过程,我对最终的局面抱有极大的信心,并且觉得它要胜过许多合并时可能出现的其他选择,因此只希望第一季过半时,观众能像我们期望的那样,对逐渐形成的竞争格局充满热情。
下个赛季,特别是在国际层面上,有哪些方面是您对所构建的生态体系模式最为期待?
我热切盼望欣赏首个赛事的竞技风貌。正如我先前所讲,启动一项全新赛事蕴含不确定性,不过我对 LoL Park 的团队抱有坚定信念,期待他们能在短短六个月时间内成功筹办一场国际性赛事。
我非常高兴地注意到三个活动怎样彼此衔接。下一届在加拿大举行的 MSI 一定会很出色,我也盼望能够再次在中国举办收官战,由于那里是我们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当地拥有极为热忱的观众群体,极渴望能将活动带回去呈现给他们。
本赛季结束后,我们将投入大量时间研究 MSI 和世界赛,分析是否有任何签位调整、英雄选择变动或其他能让比赛更公平的装备改动,不过我们对于这个赛季赛事的表现相当满意,所有比赛的观众数量都显著提升。观众反响热烈,特别是 MSI 结束后不少人称赞“这是有史以来最精彩的英雄联盟对决”,对此我回应:“非常出色,盼望世界赛能更进一步,但很高兴我们在 MSI 已达巅峰。”因此我们觉得自己形势大好,并对公众的厚爱与支持深表谢意。
我清楚您与团队及参与者关系紧密,因此当明年赛事日程如此密集时,团队与参与者是否流露过疑虑?他们或许会参与其他外部活动,因此应该有人为参与者的身体利益担忧过。
我们始终把这点记在心里,特别是顶尖战队更是如此。当大家注意到 T1 时,他们几乎从开年打到岁末。这样的赛程实在非常辛苦。不过也有队伍没能闯进各自赛区前两名的决赛,或许他们全年只在场上较量了18次。这其中的分寸拿捏相当不易。
我认为,要弥补这种差距,一个可行途径是举办更多第三方赛事,这些赛事不应只聚焦于各地区顶尖的两到三支队伍,而应面向更广泛的队伍。大家一直都很期待这类赛事的到来。想象一下,来自欧洲排名第四的队伍,与来自LTA北部的第四名队伍进行对决,这样的场面肯定非常吸引人。这样的对决或许能激发出一场精彩较量,从而更真切地了解不同地区的实力水平。因此我们努力在这个外部环境中寻找这些元素来充实密集的日程安排。
我们仍会与各队保持沟通,关注这种三分赛季制对职业选手造成的影响。各个地区的团队在安排休息时间方面做得不错,也处理好了相关环节,整体日程并未变得漫长。
未参加首站赛事的队伍,即除五支队伍外的所有参赛方,在此阶段必定会安排休整时段。我们会设法为各队争取休整机会,同时与那些几乎每场比赛都参赛的世界顶级强队 T1 合作,保证他们的球员能保持良好状态,获得必要支持,并得以持续征战。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