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对于许多人来说,他们对北非的摩洛哥王国的初次认知,可能源自一部经典影片。这部影片正是由英格丽·褒曼与亨弗莱·鲍嘉联袂主演的《北非谍影》。该片使得全球观众迅速对卡萨布兰卡这座城名留下了深刻印象。数十年之后,一座堪称世界之巅、位居第三、现代化程度极高的清真寺——哈桑二世清真寺,傲然矗立在大西洋之滨;而阿汤哥主演的《碟中谍5》在清真寺广场前的那场惊险飙车戏码,更是让这座北非的璀璨名城声名远扬!
摩洛哥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原因众多,既有《一千零一夜》激发的无限遐想,也有三毛在撒哈拉流浪所留下的深刻情感,更有那神秘的阿拉伯风情、迷人的非洲景色以及浪漫的地中海风情。然而,唯有亲临卡萨布兰卡,你才会产生深入认识和全面了解摩洛哥的强烈愿望和冲动。
卡萨布兰卡更名为达尔贝达,该城市人口约为290万,坐落在美丽的大西洋沿岸,气候温和宜人。它是摩洛哥最大的港口城市,同时也是经济中心和交通要地,享有“摩洛哥之肺”和“大西洋新娘”的美誉。漫步于卡萨布兰卡,犹如穿越时空,踏入古今交融的奇妙之门,这里古老的建筑与现代气息浓郁的人群完美融合,毫无不协调之感。
哈桑二世清真寺被誉为非洲最迷人的清真寺,吸引了众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以及摩洛哥本土的民众前来瞻仰其宏伟。该寺占地达140亩,其规模仅次于麦加和麦地那的清真寺,位居全球第三。宣礼塔高达210米,共60层,堪称世界上最高的宗教建筑。此刻,两位母亲正站在宣礼塔下,为孩子们留下珍贵的合影。
哈桑二世清真寺以大理石为建材建造,其24扇由钛合金打造的大门尤为引人注目,大门上精美的纹饰错综复杂,令人目不暇接、心神摇曳,众多偏爱线条与图案的游客常常驻足细细观赏,真可谓是千头万绪、难以理清。然而,这些大门作为摄影背景,却是个不错的选择。
哈桑二世清真寺经过五年的精心建造,其建设过程中共使用了三十万立方米的混凝土、四万吨的钢材、七万吨的大理石,以及高达五点八亿美元的巨额资金。这座清真寺在摩洛哥独一无二,是唯一向普通游客敞开大门的圣地。摩洛哥的技艺高超的工匠将错综复杂的几何图形与线条、细腻入微的马赛克拼图以及形态各异的铜制饰品巧妙融合,作品既精致细腻又简洁流畅。当一位头戴红纱、身着粉色裤子的摩洛哥女子优雅地站立,原本庄重肃穆的宗教建筑也因此平添了几分灵动与飘逸。
卡萨布兰卡最知名的本地集市和旅游胜地非市中心那座历史悠久的哈布斯老城莫属。那里的街道大体保留了数百年前的风貌,有着标志性的马蹄形半圆形拱门,两侧是土黄色的石砖砌成的拱形长廊,漫步在这条老街上,沿着长长的走廊前行,仿佛能感受到摩洛哥悠久历史的流淌。
摩洛哥位于非洲,然而,该国的主体民族主要是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全国人口超过三千万人,其中75%属于阿拉伯人,20%是柏柏尔人,大多数为白色人种,剩余的5%则来自其他民族。因此,在卡萨布兰卡的街道上,很少能见到本地黑人。那位穿着时尚、品味高雅的黑发美人,想必也是来卡萨布兰卡观光的游客。
哈布斯老城又称麦地那,其中大部分建筑均由十九世纪在此居住的犹太人建造。这些犹太人巧妙地将源自欧洲的地中海风格与摩洛哥的摩尔风格完美融合,这种后来在北非盛行的混搭风格,自然而然地融入了摩洛哥的建筑风格之中。在这里,美女、黄砖、白墙、绿窗户交织,阿拉伯风格与地中海风格在此相互碰撞、融合。
踏入哈布斯老城,方能深刻洞察卡萨布兰卡居民的真实生活。人们常说,那片古老的土地宛如一部书籍,静默翻阅间,无数生动的故事便会无声地倾诉给你。确实,漫步在古城之中,仿佛穿越了时光隧道,眼前交错而过的是一幅幅立体的历史画卷,而你,不过是这画卷中一位偶然路过的旁观者。
回首一笑,千娇百媚顿生,六宫佳丽皆黯然失色。若将此诗用来赞美这位黑珍珠,恐怕会立刻被网友的指责声淹没。然而,这位黑肤少女的笑容却是如此纯净、明快。她那自然流露的大方微笑,虽无娇媚之态,但她的黝黑肌肤却确实让那些面容白皙的美女相形见绌。
卡萨布兰卡,一座新旧交融的城市,其新城区的现代化程度较高,然而,哈布斯老城的市政设施实际上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般完美。然而,透过这些古老的建筑,以及居住于此的老城居民那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你却能感受到,这座城市所散发出的由内而外的浪漫魅力,这种魅力是其他城市所无法比拟的。难怪不得有那么多的名流和明星喜欢到卡萨布兰卡度假休闲!
在酒店餐厅内,三位英俊的摩洛哥厨师热切地邀请我给他们留下几张影像,同时,德国诗人歌德的后裔,美国音乐家贝蒂·希金斯创作的《卡萨布兰卡》旋律在空气中缓缓飘散——记得在观赏《卡萨布兰卡》的时光里,你曾倾心于我,你的目光中映照着摩洛哥的银辉,啊!那卡萨布兰卡的吻痕依旧,请归来吧,回到我的怀抱,在卡萨布兰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你的爱将愈发深厚,一日胜过一日。再见了,卡萨布兰卡!终有一天,我会重返你的怀抱!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