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9月,日军侵入祁阳地区,进行烧杀掳掠等暴行,其行为极其恶劣。祁阳百姓对日军的暴行无不咬牙切齿,一致拿起武器,共同抵抗。西区组建了一支用菜刀攻击日军据点的队伍,这支队伍由南河岭的农民聂普贵发起成立。聂普贵出生于1910年,年轻时学习过武术,成年后服兵役十年,抗战期间返回家乡务农。日军的暴行令他怒火中烧,决心进行报复,立誓要讨还血债,他曾对战友谢品吾讲过:“日本侵略者并不可怕!当年十月,某日,基与谢约定,各自手持一把切菜刀,埋伏在土岭路边等候,不一会儿,一名落单的日军从那里走来,他突然发难,猛地冲上前去,将其结果,缴获了一支枪支。

这次成功,决心更加坚决了。很快,他们了解到豆角冲驻扎的日军部队外出打捞物资,只留两名当地士兵看管营地。于是他们假装做盐生意,故意就分量问题吵闹不休,趁机迅速靠近日军哨所,以神速突袭,消灭了日军士兵,夺得了武器。
这两次行动,让附近农民增强了勇气,抗日热情高涨起来。聂普贵联合了十多位年轻人,组建了“菜刀队”,他担任队长,谢品吾担任副队长。11月某日,他们得知驻扎在风限山杨梅观的数十名日军夜间睡觉时,把枪支放在了另一间屋子里。菜刀队趁着夜色,悄悄地除掉了哨兵,然后潜入房间,夺得了二十支步枪。

菜刀队的活动区域逐渐拓展,队伍规模也持续增长。截至年底,该组织配备了超过八十支长短枪械,成员总数达到一百余人。组织内部设立两个分支小组,张光燕与张录生分别担任两组负责人。文书职务由聂贵学与刘海林共同承担,同时设有多个班级行政单位,班长分别为聂贵弯、聂照代、曾宪瑞、刘贵生以及刘贵冬。
从此,对日作战更频繁了,常给日军以出其不意的打击。
1944年12月某个时刻,情报显示窦家院驻扎着十二名日军士兵。菜刀队随即展开包围行动,但日军凭借火力进行压制。由于菜刀队缺乏重型武器,难以突破防线,于是投掷了几枚手榴弹,导致五名日军丧生。当后续日军携带迫击炮赶来支援时,菜刀队已经成功撤离。日军最终只能将菜刀队曾经驻扎的房屋付之一炬。

1945年5月,菜刀队行至黄土铺旁的白观头,正遇日军在此地搜寻物资。聂普贵立刻率众队员占据大路两侧的山岭设伏。日军一旦闯入伏击区,菜刀队便发起火力攻击。日军顿时惊慌失措,遗弃了抢夺的牲畜、谷物等财物,慌不择路地逃遁。此战歼灭众多日军,败退的日军队伍中,抬着不少牺牲者和负伤的同伴。战后,当地民众寻回了失踪的物件,宰杀生猪,担着美酒去探望菜刀队的英雄们。紧接着,菜刀队前往龙口源,协助祁(阳)东(安)自卫队进行战斗。当时,日军出动了整连的兵力,从龙口源、董家均、风口岭三条路线,向驻扎在挂榜山白鸽观的祁(阳)东(安)自卫队总部发起了攻击。
挂榜山地处祁阳县东北方位,祁山山脉的正中央,林场内部道路网密集,离祁阳县城大约十五公里远挂榜山山势高峻、山谷交错、景色优美、气候舒适,资源充沛、人才辈出,自然风光与历史遗迹交相辉映,非常宏伟明朝诗人宁良曾用诗句歌颂挂榜山
白鹤山高汉表横,云根秀结自天生。
匡庐九垒疑相属,巫峡诸峰画不成。
石映有文欺玛瑙,冰涵无玷亚瑶琼。
由来异物钟灵气,知是兹山地有灵。

由龙口镇方向赶来的百余名日军,在甸中谢家区域滞留了两天两晚,始终未敢出击。菜刀队与祁阳东安自卫队的周仑源支队占据了王福源附近山丘,自卫队的于培定、文良两个支队则守住了朱家岭制高点,并且都修筑了防御工事。到了第三天黎明时分,日军开始有组织地发起进攻。其左翼部队抵达柏家桥,行至朱家岭附近,突然遭遇自卫队信号发出,随即枪声大作,日军多人应声倒地。两小时后,日军拖着牺牲者与负伤人员撤回甸中间谢家村,并于当夜秘密离开。战斗结束后,菜刀队返回白观头,继续盘踞在一处古宅之中,该地点与祁阳东安自卫队第七支队指挥部所在的管家院海冲,仅相距一座山峦。某个夜晚,日军一个连队经由庙后大路行进,惊扰了自卫队第七支队队长张雨生的坐骑白马,马匹发出嘶鸣声,日军据此判断附近有部队驻扎,于是开始登山,枪口瞄准七支队指挥部位置,聂普贵接到报告后,误以为日军在与友军交战,打算从敌人侧翼进行合围,立刻召集部队,亲自带头冲锋向山头进发,日军察觉后,立刻转身朝下射击。他本人以及同队的聂贵名、王勉三人不幸中弹牺牲。由于天色未明,副队长谢品吾带领余部边战边撤,日军紧随不舍一直追至把关口。菜刀队占据地形优势,与日军激战通宵达旦,造成对方三人死亡,多人受伤,最终迫使日军放弃进攻。

聂普贵牺牲之后,谢品吾接任领导职务。菜刀队接受整顿,转隶为祁(阳)东(安)自卫队第七支队直接领导的特务分队,持续作战直至抗日战争结束。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